• 新闻发布
  •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发布>>综合新闻>>正文
    • 综合新闻
      大连大学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多元化实践教育体系 激活大学生“双创”基因
      文章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7日 10:55  点击量:

      自2006年,大连大学启动《大学生创新教育百千万工程》以来,确立“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工作室机制,建成覆盖所有学院、专业的100个大学生工作室”的建设目标。经过十年的发展,学校现有大学生工作室130余个,主要指导教师200余名,年均接纳学生4000多名。借助工作室平台成长起来的创新创业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一个个“金点子”被变成现实,通过项目选育进行创业孵化。

      王晓海是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四年级学生,在别的同学忙于求职和考研时,他已经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而创业项目就是以大学期间参加潘立卫老师的科研项目为技术基础转化而成的。“我大二下学期开始参加了‘绿色能源与环境污染控制工作室’,在老师帮助支持下,参与了‘甲烷催化重整制氢设备’项目,学习实验仪器操作,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收获非常大。我们的创新创业项目后来还获得了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创新创业,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是真的可以做到,并且产生社会影响的。” 王晓海说。

      学校从2002年起设立“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划拨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开展创新立项。2012年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方案》,构建院、校、省和国家四个级别的“大创计划”项目平台。学校是国家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单位、辽宁省A类“大创项目”立项单位。年均获各级立项400余项,2500余学生参与其中。学校每年支持50余项由重大综合竞赛、重要专业竞赛和学校特色竞赛组成的年度竞赛计划,4000余名学生有机会参与不同级别、类别的竞赛。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得省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以上553项,国家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以上36项。

      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取得良好成果。目前以学生为法人代表创业公司17个,有5家校外创业公司已入驻学校的孵化基地,有近30个选育孵化的创业项目;学校选树了20余名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其中李勤伟、王锐和刘禹玮3名毕业生获得“2015-2016年度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称号。学校积极建立校企联盟,与奇瑞汽车(大连分公司)等企业共建国家与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指导学生“学与用”结合;与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支持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等。学校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东北大学、大连港集团等,共同建设智慧航运与物流网络技术一流的研究团队,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学生“学与研”结合提供保障。

      学校制定《大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地方综合性大学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面向全校学生实施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有效方式,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层次、四平台”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三层次”课程体系指全校课层次、专业课层次、精英班课程层次;“四平台”实践体系指工作室平台、大创项目及竞赛平台、创业实践平台,校企联盟平台。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第六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上,大连大学还以构建“三层次”课程体系、“四平台”实践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主题,向参会高校分享了学校取得的经验和收获的成果。

      为了鼓励师生创新创业,大连大学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大连大学设置了4学分的创新创业学分;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制定了《大连大学创新创业奖励办法》和针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奖励办法,对取得创新创业教育良好实践成绩的学生与教师进行奖励。

      大连大学深入贯彻国家、省和市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多年形成的创新教育工作特色基础上稳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获批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人才培养与地方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闭